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厚植吴江发展沃土

来源:互联网   阅读:-

资讯
2023
01/13
18:32

  近年来,吴江区以民之所望为政之所向,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努力为企业发展和人才成长提供一流服务保障,全面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和吸引力。

  吴江区作为江苏民营经济“领头羊”,吴江民营企业数量超9.2万家,形成了丝绸纺织、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光电通信四大主导产业,涌现出恒力和盛虹2家世界500强、4家中国企业500强和6家中国民企500强。“民营经济看吴江”已成为吴江对外交流的一张亮眼名片。吴江在2022赛迪百强区榜单排名第九,列江苏第一;在2022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排名第八,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榜单排名第五,均列江苏第二、苏州第一。

  近年来,吴江每年出台优化升级营商环境一系列文件,实现1.0版到5.0版的升级蜕变,任务举措由点及面不断深化,不断拓展改革事项的覆盖面。吴江正奋力打造开放自由的市场环境、开拓创新的产业环境、精准便捷的政务服务、优质宜居的人文环境、协同合作的区域环境、公平透明的法治环境,力争成为企业投资兴业的“青睐之地”。

  为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吴江区发挥法治化营商环境优势,加大对改革创新的保障力度,推广中小微企业法律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便捷、专业、优质、普惠的全生命周期法律服务。

  吴江区紧抓市级试点契机,出台《关于进一步健全完善区镇村三级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工作体系的意见》,整体推进区镇村三级矛调中心建设,有机整合综治中心、人民来访接待中心等平台机构功能,积极吸纳行业性专业性调解组织、个人品牌调解工作室、律师团队等社会力量参与,努力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接收、一揽子调处、一链条解决”。充分发挥司法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作用,深化多元化解机制,打造人民调解、行业调解、律师调解、专业调解多部门联动的四位一体诉前解纷模式,优化诉调对接机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讼之外,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化解纠纷,打造公平透明的法治化营商环境。为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司法智慧。

  营商环境好不好,市场主体最有发言权。吴江区实施营商环境观察员制度,聘请13名来自社会各界代表人士担任营商环境观察员,多渠道收集、了解企业家对营商环境的呼声,形成“问题反馈—认领问题—自查剖析—精准施策—整改反馈”的工作闭环,确保问题从根上解决。创新开展营商环境“双走进”活动,构建政府部门走进企业听诉求、解难题,企业家走进政府部门诉心声、提建议的常态化政企对话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质效,提振企业家发展信心,营造尊重企业家价值、鼓励企业家创新、发挥企业家作用、弘扬企业家精神的良好氛围。

  营商环境是一把尺子,丈量着一个地区的政治生态和社会生态,检验着政府的行政效能和工作作风。吴江区以办好企业、群众每一件事为目标,整合事项、再造流程、共享信息,逐步形成“一窗受理、一次告知、一表申请、一套材料、一次提交、一次反馈、一次分办、一窗出件、一号服务、一键评价”的办理模式,将审批服务“打包”,为群众提供 “套餐”式服务。开启“政银通办2.0”,推进政务服务嵌入银行网点自助终端,为企业群众提供“家门口”“同城化”的便捷服务。全面实施企业开办“1个工作日常态化、0.5个工作日最优化”,实现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上办、1个工作日办结,推进“拿地即开工”常态化运作。吴江区始终坚持以高质效服务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小微企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吴江在全区5家银行16个网点,秉承 “银行自主、客户自愿”的原则,试点开展小微企业简易开户服务工作。通过建立小微企业开户绿色通道,做到精简开户资料要求、精简尽职调查程序、精简银行账户功能,优化小微企业客户身份审核方法,持续提升小微企业开户服务水平。

  作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吴江力争成为长三角核心区的投资乐土、创业福地。沪苏湖铁路加快推进,跨省公交线路有序开通,长三角地区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共建上海—吴江医疗卫生数据共享信息化平台,颁发首张住所冠名“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营业执照、首张跨区域“上海市海外人才居住证”,长三角“一网通办”政务服务专窗实现全覆盖。

  吴江区厚植民营经济韧性强、活力足优势,形成了一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主体,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企业、领军龙头企业等为支撑的新型企业梯队。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融合发展,持续巩固优势,全力推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材料三个产业创新集群做大做强。

  为打通人才和就业服务最后一米,吴江区实施“就在苏州·乐业吴江”工程,建立常态化精准帮扶机制,深化政策扶持、创新扶持、赛会引领、典型激励,打造全流程、全周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努力让人才工作与营商环境互融共生,让劳动者进得来、留得住、干成事。



推荐阅读:叶紫

 

THE END
本文系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旨在传递信息,不代表江苏视窗的观点和立场。

相关热点